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租借合同违约金比例上限是什么?

租借合同违约金比例上限是什么?

时间:2023-12-1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4313
导读:关于租借合同合同违约的违约金比例,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是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如果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即可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一、租借合同违约金比例上限是多少?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租借合同违约金比例上限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对于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情况,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违约金的类型有哪些?

1. 法定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在一些法规中,明文规定了违约金比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当合同对违约金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有关条例规定了违约金比例时,适用法定违约金。根据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和数额也会有所不同。

(1) 有关条例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的,可以直接按照该比例计算违约金的数额。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5项规定,逾期交货的违约金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规定,根据逾期交货总值计算向需方支付违约金。该条例明确规定了逾期交货的违约金比例为每日万分之三。

(2) 有关法规只规定了违约金的比例范围,需要由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或合同仲裁机关确定具体的比率,才能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1项规定,供方不能交货的,应向需方支付违约金。通用产品的违约金为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一般情况下,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定违约金为一定的比例范围。

2. 约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一种合同关系,也称为违约金合同。这种合同属于从合同,即主合同无效,则违约金合同也无效。违约金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与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预先给付为成立要件。约定违约金又属于一种附条件合同,通常情况下,违约行为发生时,违约金合同生效;违约行为未发生,则违约金合同不生效。

违约的种类繁多,违约金合同也有概括性和具体性之分。概括性违约金合同指当事人对违约行为不做具体区分,概括约定凡违约即支付违约金。具体性违约金合同指当事人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所约定的违约金,如约定根本违约违约金、债务不履行违约金、债务部分履行违约金、债务迟延履行违约金。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上限为造成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的约定旨在督促双方更好地履行合同,一方违约时,可以通过违约金条款来制裁违约方,并补偿守约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金合同生效要具备哪些条件

    定金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合同目的、定金金额的界定、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合法以及定金实际支付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违约金和定金的上限规定,包括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害程度,定金不可超越主合约标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

  • 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规定是什么

    房屋租赁合同中关于违约金的约定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数额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约定,则按实际损失赔偿。违约金的数额可以根据损失程度来估算,并且其上限一般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合同中提及了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的区别,同时指出

  • 合同纠纷违约金有上限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合同纠纷中的违约金一般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果违约金超过了实际损失的30%,则可以认定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违约金的金额。另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

  • 办理营业执照所需文件和程序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合同中的违约金没有上限。违约金是双方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要求支付损失赔偿金。双方可以自由约定违约金的数额,

  • 合同违约违约金最高上限
  • 工程延误的违约金一天是多少
  • 合同中逾期竣工违约金的上限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