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贷不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然而高利贷并不受法律保护。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
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
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
敲诈勒索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对敲诈勒索罪的审查起诉内容包括:
需要确定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需要确定是否有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需要确定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需要确定是否存在附带民事诉讼。
需要确定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原则如下:
量刑应当以犯罪的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实现罪责刑相适应,达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量刑应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既宽则宽、严则严,确保刑罚与罪行相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相似案情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基本均衡。
在司法实践中,并不会因为放高利贷而直接定罪量刑为敲诈勒索罪。实际上,许多债务人在借款时明知利息过高,仍然自愿与对方签订借款合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敲诈勒索的情形。然而,高利贷的利息过高且不受法律保护,即使签订合同也无需偿还高利贷。
敲诈勒索罪是指对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只有满足犯罪的构成要件才能认定为犯罪行为。量刑的原则包括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
债务人在存在多个债权的情况下,哪些债务具有优先受偿权的问题。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提供不动产、动产抵押或质押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但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抵押或质押财产实现优先受偿需依据法律进行。同时,债权到期的先后顺序与优先受偿无关,是否具备申请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包括企业合并和分立时债务的继承事项。企业转让应继承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否则可能引发纠纷,可诉诸法律解决。此外,讨论了遗产继承和债务的问题,规定遗赠接受者是否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需视遗产价值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形
中国合同法中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首先阐述了哪些债权可以转让,包括签署书面转让合同和直接向债务人发出转让通知的两种方式。同时指出涉及冲抵债务的转让需要特别关注货物质量等问题,并审查抵押合同和保证合同。债权转让需通知债务人并确认法律效力,即使未签署书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欠债人需承担民事偿还责任,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对于确无能力偿还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偿还,待情况改善后恢复执行,不会被判刑。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