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制度 > 法人组织有名誉侵权吗

法人组织有名誉侵权吗

时间:2023-10-3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504
在涉及到名誉权受损的情况是可以直接收集证据到法院进行起诉处理的,一般这个不会报警处理,如果是法人组织受到了名誉侵权,是否可以得到保护?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人组织是否存在名誉侵权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要确定法人组织是否构成名誉侵权责任,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例如,对于媒体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案件,如果加害人有故意行为,这一点很容易确定。但如果加害人只是因为对报道事实的调查或审查不严谨导致报道失实,那么他的主观心态该如何认定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社会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应当享有一定的自由报道权,不应过分要求报道的准确性。因为在我国,舆论监督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继续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行为人行为违法

对于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没有明确解释。但我认为,根据惯例,这里的“法”应该被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尽管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违反这些规定并不会导致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救济途径是向相关行政主管机关投诉控告,要求主管机关对行为人进行处理。

存在损害后果

由于名誉权的特殊性,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与一般侵权后果有所不同。前者更加隐蔽,且举证较为困难。例如,公民因加害人的行为导致社会和他人对其品德评价降低,或者法人因加害人的行为导致商誉下降、合同被终止等。我国尚未明确规定名誉权损害后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是否存在损害后果及后果的严重性,法官一直自行决定,没有法定和统一的衡量标准。这也是完善名誉权保护制度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一般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我认为,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必须是违法行为直接导致损害后果。如果确定违法行为与间接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将导致权利滥用,这与名誉权保护制度的初衷相违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网络名誉侵权答辩状范本

    重庆XXX有限公司与南京XXX有限公司之间的名誉权争议纠纷。答辩人作为网络公司,为网民提供交流平台,因网贴涉及诉讼而删除相关网贴。答辩人未收到原告及律师的正式函件,无法确认律师联系函的真实性,同时为保障网民言论自由而不能因一份不明来源的函件而删贴。答

  • 赔偿方式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物、恢复原状等。在确定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形式给予一定额度的赔偿。同时,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并造成精神损害时,还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 如何规避网络转载的版权问题

    如何规避网络转载的版权问题。文章指出,媒体在转载他人作品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用原创或经授权的作品,注明联系方式以避免诉讼,避免侵犯名誉权。具体防范措施包括核实稿件内容真实性,不随意修改转载稿件的内容信息,接到侵权通知时采取必要措施。总之,媒体应遵

  • 网络侵权的物证及其重要性
  •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