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确定买卖合同双方是否有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如果存在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并符合《民事诉讼法》第34条和《民诉意见》第24条的规定,则应根据该协议确定管辖法院。
如果买卖合同双方没有选择管辖的协议,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合同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地或交货地,则根据《购销合同履行地规定》第1条和第3条的规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买卖合同双方有明确的合同履行地或交货地约定,需要区分合同是否实际履行:
根据《民诉意见》第18条和《购销合同履行地规定》第1条和第3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则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民诉意见》第19条和《购销合同履行地规定》第2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履行地,应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如果未进行上述方式的变更,或者变更的合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则仍以原合同的约定确定履行地。
解除买卖合同的理由可分为法定解除事由和协议解除。
1) 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火灾、战争等。只有在不可抗力影响到合同目的实现时,才能导致合同解除。
2) 预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迟延履行: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因自身原因未能按时履行债务。只有在债权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才能解除合同。
4) 其他违约行为:如完全不能履行、不适当履行、部分履行等,只有在债务人的违约行为构成根本违约或造成合同目的落空的情况下,才能导致合同解除。
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一般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情形。法定解除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解除条件,而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
合同协议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原合同关系。实质上是在当事人之间重新成立一个合同,废弃原合同关系,使基于原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消灭。协议解除采取合同(解除协议)方式,因此应满足合同的有效要件,包括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并采取适当的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房屋和车辆的买卖是比较常见的交易。尽管口头买卖合同在购买一些价值较小的商品时很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没有买卖关系。对于涉及较大价值的商品买卖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解决,不一定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
买方支付首付款后因房贷政策变化导致不符合银行按揭贷款条件而主张解除合同的情境,指出买方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房贷政策变化并不属于不可抗力,可能被视为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对于一套房的买卖,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在二套房买卖或限
石材采购合同的细节条款。合同涉及甲方(需方)和乙方(供方)关于综合楼停车场、中心餐厅至总台路面及停车场地面铺装工程所需石材的采购事项。合同详细规定了石材的规格、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以及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旨在确保双方权益,防止产生纠纷。
北京市针对外卖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的处罚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外卖商家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将会受到罚款,并需整改。北京市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超薄塑料袋,餐饮经营者应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对于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将给予罚款处罚。
标的物的风险承担问题。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毁损和灭失风险在交付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后由买受人承担。对于不同合同和特殊情况下的风险承担,也有相应规定。如买受人违约、承运中的标的物、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都有明确的风险承担方式。另外,孳息归属原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