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一方违背诚实原则,导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受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包括固有利益和信赖利益的损失。
缔约过失责任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件:
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是违反了一种法定义务,即违反了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义务。缔约过失责任违反的法定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附随义务,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接触和信赖关系所产生的先合同义务。
缔约过失责任是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后果,因此可归责性是缔约过失责任的基础。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合同自由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缔约过失责任是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保护、通知、照顾、协力、忠实等附随义务,进而产生民事赔偿责任。可归责性要求行为人有主观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是客观事实。只有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才能课以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成立需要相对人遭受利益损失。根据民法原理,民事责任一般以损害事实为基础。如果没有损害,缔约过失责任将无法产生。关于利益损失的范围,不同学者有不同主张。
缔约过失责任的因果关系是指先合同义务违反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方由于违反先合同义务致使相对人蒙受损失。如果相对人自己有过错或者存在不可抗力等情况,将构成合法的抗辩理由,不会产生缔约过失责任。另外,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并非违反先合同义务,将适用侵权责任。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缔约过失,都是违反合同本旨的一种违约行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避免违反先合同义务,避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询价邀请并非要约,只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而要约则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具备具体确定的内容、向希望缔约的受约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等要素。商业广告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要件。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对当事人和相关主体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须遵守。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机构受理案件的基础,涉及对当事人重大权利的处分。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条件:当事人具有缔约资格和能力,协议内容明确并符
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合同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缔约能力及其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合法性以及合同的形式要件。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合同内容、目的必须合法,并且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的要求,否则合同将无法生效。
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约定问题。当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时,出卖人可以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按照法律规定计算利息。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的,按约定处理。违约金认定不限于“违约金”一词,还包括其他约定。虽然法律赋予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权利,但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