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应当确定所涉及的纠纷是否是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不要以为任何争议法院都会受理。比如纠纷依法应当先经行政复议,而未经过行政复议的程序,法院是不受理的。又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双方如果在合同中已经约定了发生争议后选择仲裁机关解决争端,法院也不会受理此案。再比如,案件依法也必须先经后法院才会受理。
第二,应当确定被告是谁。不要以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相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准确地确定被告,很可能法院会不受理您的诉讼;即使法院受理了案件,也会因此驳回起诉。另一方面,处理一项纠纷可能有多种诉讼方式,也可能有多个被告可供选择,如何正确地选择被告往往涉及到具体案情以及诉讼策略的制定,这是一个诉讼技巧。如果在这一方面无法判断,最好的办法是请教律师。
第三、应当有比较充分的证据。法院审理案件,是以事实为依据,而认定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证据。在一般的诉讼中,原则上是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所以作为原告,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收集到基本的证据时提起诉讼往往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自己或者委托律师先进行诉前的调查举证,然后在定夺是否起诉以及如何进行诉讼。
第四、选择对此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诉讼法,法院受理案件还涉及到管辖权的问题,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等。原则上,如果选择了没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会告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去提起诉讼。但为了减少在诉讼中所花费的不必要的精力,最好不要选择错误。在某些类型的案件中,原告可能有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可以选择诉讼,有时这对诉讼会有较大的影响,应当认真考虑。
第五、写好诉状。在诉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诉讼请求。如何确定诉讼请求,将决定案件的性质,务必要认真对待。
包括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1、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2、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是否“借贷关系明确”。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将中止诉讼。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诉讼”。
3、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此外,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对于事实难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诉讼。
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生民事纠纷的时候可以选择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选择起诉处理,在起诉的时候需要准备好诉讼状以及相关的证据资料,然后需要递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如果没有管辖权的话,那么会被驳回申请。
欠银行贷款被起诉的相关问题。借款合同纠纷下,银行有权起诉追收欠款,无论债务大小。被告需参加审判并履行判决书内容。起诉需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法院审
债权人追讨欠款的法律程序及如何预防欠款纠纷。在追讨欠款时,需确定被告身份,选择管辖法院并撰写起诉状。预防欠款纠纷方面,债权人应注意审查债务方的主体资格、经营范围、经营内容合法性、偿债能力、商业信誉,以及合同或协议条款的审查和相关条据的规范性。此外,采
原告: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_____月出生;
一起借贷纠纷案件。原告与被告是同村村民,被告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提出借款。原告借款后,被告未完全履行还款义务,原告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被告偿还欠款本金及利息、支付违约金和律师委托费用等。原告在诉状中详细陈述了借款事实和经过,并提供相
如何追回欠款的问题。可以通过申请支付令、实施粘人战术或选择诉讼等方式来追回债务。同时提到了要账公司的成本较高,而通过诉讼程序可以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以促使还款。在起诉个人债务纠纷时,需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并按照法院的程序进行起诉和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