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深圳信用卡还款困难应采取何种解决措施

深圳信用卡还款困难应采取何种解决措施

时间:2024-08-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9297
导读:欠信用卡的钱暂时还不上了的话就应该使用最低还款功能,向银行申请分期还款,真的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的情况下要及时跟银行协商,如果拖欠信用卡数额巨大,但自己也拖着不处理的话,不仅个人征信会受到影响,甚至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深圳信用卡还款困难的解决方法

1. 使用最低还款额功能

每家银行都设有最低还款额功能,只需还上最低还款额,即可避免滞纳金的收取,也不会对个人信用造成影响。但是,最低还款额仍需支付利息,每天利息为万分之五。因此,只还最低还款额虽然减轻了压力,但会产生复利,相对较为麻烦,只能暂时缓解还款问题。

2. 利用分期功能

如果还款压力较大,可以选择申请账单分期,一般银行提供3、6、9、12、18、24期的分期功能,根据个人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期数。这样既能缓解还款压力,又不会对信用造成影响。

3. 更改账单日来延长还款期限

账单日的更改并非随意可行,一般每半年或每年才能更改一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的更改规定可能不同。

4. 主动与银行协商

如果因工作等特殊情况导致一段时间内无法还款,可以主动与银行联系,解释情况,证明非恶意拖欠,确实存在原因。商量是否可以延迟还款。切勿无视银行的联系,以免对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除非将来不再与银行有任何交易。

信用卡逾期还款的严重后果

信用卡逾期还款后果严重,因此在使用透支消费时应谨慎。虽然信用卡具有透支功能,但实际上构成了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若到期未还款,不仅可能引发法律纠纷,还将承担高额罚息。最重要的是,逾期还款会形成不良信用记录,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1. 信用卡逾期还款后果一:承担高额罚息

信用卡违约后,通常会涉及循环利息费用和滞纳金。循环信用是一种按日计息的小额、无担保贷款,若在最后还款日未全额还款,则会产生循环信用利息,且从消费入账日起计算利息。

2. 信用卡逾期还款后果二:引发法律纠纷

信用卡暴力催收问题备受关注,许多银行信用卡中心将催收工作外包给一些所谓的“讨债公司”。这些公司的催债手段粗暴,给客户带来很大困扰。

3. 信用卡逾期还款后果三:留下“信用污点”

每个人在银行办卡或贷款时,都会自动在全国征信系统中生成一份个人“信用报告”。这份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对申请贷款、购买保险、求职和海外留学等方面产生影响。不良记录在国外通常保留7年。逾期还款的不良记录并非终身伴随,若能连续5年按时足额还款,可恢复良好信用。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欠债不还的道理。即便是高利贷,当事人也应偿还本金。信用卡消费只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消费方式,并不意味着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事人面临还不上信用卡时,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试图逃避偿还债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人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

    债务人在债务未到期时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债权人应接受提前还款,但债务人需按照实际借款期间支付利息。案例显示,除另有约定外,借款期限内的利息不因提前还款而免除。解决方法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合同期限支付利息。

  • 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

    债务清偿与债权人权利方面的问题,主要关注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应承担自己的债务,债权人可要求分配债务人的财产清偿债务。同时,涉及民事诉讼中采取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私自扣押他人财产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 借款抵押纠纷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债务人此举旨在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属违法行为。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财产赠与行为,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债权安全。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撤销权的期限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 通告和公告
  • 5厘利息是否属于高利贷
  •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