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医疗事故鉴定有赔偿吗
时间:2023-04-10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不做医疗事故是否能够获得赔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确实是由于医疗机构的原因,从而导致的患者的人身损害,那么只要事实的存在,即使没有做医疗事故鉴定也是能够获得赔偿的,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赔偿。
医疗事故鉴定的赔偿问题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和作用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医学和法医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医疗事故鉴定对于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行政处罚以及诉讼中的证据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和受理条件
医患双方可以自愿委托医学会或其他组织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当事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委托医学会或其他组织进行鉴定。然而,医学会不会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并且会对不予受理的申请给出理由。以下情形之一的申请将不会受理:- 当事人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其他卫生部规定的情形。
三、医疗事故的级别
根据医疗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四、医疗事故鉴定与赔偿
通常情况下,当发生医疗事故后,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医疗事故的级别,并据此索要相应的赔偿。然而,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强制性要求,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申请鉴定,但能够达成协商一致,仍然可以获得赔偿。因此,是否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意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级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保存相关病历资料,然后得出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接着依据条例规定计算赔偿基数,包括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最后计算赔偿总额,由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赔偿问题是处理医疗事故的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分类及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分类及具体操作。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法院要求鉴定等三种情况。医学会在接到鉴定申请后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整个鉴定周期需要约60天。鉴定结论具有法律证明效力,可作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和法院审判的依据。患者如对首
-
技巧一:及时复印封存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两个重要技巧。一是及时复印封存资料,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及时复印封存病历等资料,以确保其真实性,避免院方篡改病历的嫌疑,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谨慎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
-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