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发生后,可以立即申请进行医疗事故的伤残鉴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在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
责任程度的不同对赔偿数额有较大影响。按照过错程序与承担责任一致的原则,只要鉴定为事故,不考虑责任程度,一律承担100%赔偿,这样的内容较为公正、合情合理。
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的“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是对事故原因的认定,其本来意义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只不过医疗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是以原因力作为主要依据,需要如此表述而已。
医疗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出院后,都可以依法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最晚时间限制是一年,超过一年的医疗事故申请将被依法驳回。因为超时提起的事故鉴定调查取证工作较为困难,一般不会受理。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和程序。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或申请后,应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的鉴定受理有明确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将不予受理。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按不同情况支付。医学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首次鉴定由市级或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及程序。医学会规定了具体的申请条件,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形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并在接到材料后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总体时间期限应在受理后的60日
合作处理医疗事故的流程。首先,医疗单位与病家应进行协商,若协商无果,病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需注意病员死亡后,家属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此外,医疗事故的鉴定部门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