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参加医疗事故鉴定并对结果不满意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重新鉴定的。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医疗事故再次鉴定的期限为15天。为了确保医疗事故争议能够及时解决,必须严格限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运作周期。该期限从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次日开始计算。超过15天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医疗事故等级是医疗机构和患方认定赔偿数额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就该医疗事故明确鉴定其等级,并且该等级必须得到双方的认可。
在签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时,患者应详细说明医疗事故的原因,即医疗机构在该事故中存在的过错,并且该过错与患者的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作为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的核心,赔偿数额应当准确全面,并且必须有理有据。赔偿款项的给付时间应当具体确定,不应使用不确定的表述,如“大约、左右、大概”等。
在协议书中应当明确规定,如果医疗机构逾期不予给付赔偿款项,导致患方治疗延误或病情恶化,后续治疗费用将由医疗机构承担。另外,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付款事宜。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采取不当措施、消极态度、延误时机,提供错误信息,错误诊断或漏诊、虚假干预等不良行为,导致患者智力或身体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进而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并导致生命和财产的额外损失。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申请人需填写申请书并陈述事故经过,提交相关资料并预付鉴定费用。申请鉴定的事由主要是医疗过失导致的病员死亡、残废等。受理部门包括市、县级市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等。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在于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具有证据效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的问题。医疗机构如果不配合技术鉴定或无故不参与随机抽取专家进行鉴定,应承担医疗事故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患者人身损害进行等级判定。对判定或鉴定结论不服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