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非诉讼案件鉴定的受托人需遵循行业规定。
1.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委托。
2. 在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时,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当事人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委托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以下决定:
1. 对符合受理条件且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应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 对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后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4. 对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在收到函件后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指派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初次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时,应审查委托人的请求事项。若不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条规定的情形,应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退回委托书。
补充鉴定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时,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原鉴定人进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进行。补充鉴定文书是原鉴定文书的组成部分。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的情形包括:
1. 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
2. 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对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若重新鉴定仍由原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原鉴定人不得承办重新鉴定的事项。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1. 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超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或执业类别进行鉴定。
2. 送鉴材料虚假或失实。
3. 原鉴定使用的标准、方法或仪器设备不当,导致原鉴定结论不科学、不准确。
4. 原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
5. 原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未回避。
6. 原司法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结论。
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要进行复核鉴定的情况下,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复核鉴定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司法鉴定人完成社会专业司法鉴定工作后,应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司法鉴定人应按照司法机关或仲裁机关的要求准时出庭。司法鉴定人在出庭时应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依法对鉴定结论的依据进行说明,并回答与鉴定相关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医疗事故纠纷时,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以确定双方的责任。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在确认受理委托书后,需在7~3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结果。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