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产生争议时,需要了解哪个部门具有管辖权。患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可先进行投诉,再协商医疗事故赔偿问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纠纷投诉的途径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在疑难、复杂且具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中,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技术鉴定工作。医学会应在规定期限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8条的规定提交鉴定所需材料。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如下:
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瞒不报告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同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意见,并解释相关问题。如果患者接受解释,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及时登记,并与科室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接受解决方案,纠纷投诉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患者需提供书面材料,医务科调查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分管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如果患方不鉴定、不起诉、也不接受解释,并采取违法行为影响我院正常医疗秩序,依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上报县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当事人对医疗鉴定结论不服产生纠纷争议时,可以向上级医疗机构管理部门投诉。医疗事故鉴定纠纷一般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的调解和法律诉讼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消除误会矛盾。对于未调解成功的医疗纠纷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明确是否为医疗事故并进行等级评估,涉及非诉讼案件的受理决定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鉴定后,双方可进行法律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当事人不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