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医疗事故鉴定费用
时间:2024-02-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中华医学会依法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技术鉴定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取医疗事故鉴定费标准为每例8500元。各省级和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部门所属医学会依法对医疗事故争议(病员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文件的确认和处理存在争议)进行技术鉴定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取的医疗事故鉴定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和主体
一、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确定
医疗事故鉴定作为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它不仅可以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还可以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在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具有证据的作用,但并非必然的定案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中华医学会在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技术鉴定时,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收取医疗事故鉴定费,标准为每例8500元。各省级和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部门所属医学会在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技术鉴定时,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的制定的规定,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收取医疗事故鉴定费。
二、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主体
根据不同情况,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主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3.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4. 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由医疗机构缴付。5. 对首次鉴定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由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6. 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综上所述,医患双方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通常按照谁提出、谁预缴费用的原则进行。如果经鉴定,医疗机构负有责任,那么费用应由其承担。如果经鉴定,医疗事故与医疗机构无关,那么费用应由之前缴纳的一方承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
医疗过错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式如何确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如果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如果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提出申请的一方支付。具体的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
-
医疗损害鉴定机构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医患双方提交鉴定材料、组织专家鉴定组、召开鉴定会、专家合议形成鉴定结论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书。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如何提起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
医疗事故怎样鉴定呢
-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支付实用知识
-
医疗事故鉴定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