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且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规定期限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8条规定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代理医方的律师首先需要确认医患关系的存在且未超过诉讼时效,并在举证期限内主动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以证明医方没有过失行为或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以避免举证不能的情况发生。
患方需要承担证明是否存在医患关系、损害结果及涉及经济赔偿范围和数额等方面的举证责任。
代理患方的律师首先需要完成医患关系和损害结果的举证,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赔偿数额进行举证。在举证之前,需要注意确定合理的赔偿预算,以避免遗漏。当医疗尚未结束或病情复杂导致预算困难时,可以保留相应的诉权。此外,在过失和因果关系方面,虽然举证责任倒置,但主动举证更具有说服力。
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应当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相关文件。封存的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保管,可以是复印件。
当怀疑医疗事故发生时,至少应当存在不应有的损害结果。当出现超出预期的治疗情况,但又得到弥补,没有留下不良后果时,一般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要认定医疗事故,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认定。首先,需要通过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申请,由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医学会不会受理单方面的申请,申请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完整的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