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分析

医疗事故鉴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分析

时间:2024-03-1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404
导读: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3、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由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4、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除外;6、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医疗事故鉴定不予受理的情形

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医疗事故鉴定要求双方达成合意,共同提交医学会申请,单方面提出申请将不予受理。

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若不同医疗机构处理同一医疗事故鉴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并浪费医疗资源,因此其他医疗机构不应再受理,只有已受理的医疗机构可以进行鉴定。

3、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由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一旦医疗事故争议已得到解决,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就没有法律意义了。鉴定的目的是解决双方的法律责任问题,若双方已经通过协商调解解决,就不再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4、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导致鉴定程序终止,但如果是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除外。

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除外

非法行医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不再属于民事纠纷范畴,非法行医者可能会被公诉机关起诉。这种情况应由公诉机关处理。

6、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应当说明理由。

二、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材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在收到医学会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三) 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四)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五) 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对于门诊、急诊患者,若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则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若没有建立病历档案,则由患者提供。医患双方应根据本条例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若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应承担相应责任。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据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的一年。若患者已经死亡,则在死亡后一年内应提出鉴定申请;若损害结果在多年后才被发现,则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情况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失去实质意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

  • 医疗欺诈的法律界定及构成要件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启动和材料
  • 哪些情况下医疗事故鉴定可以不予受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