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事故鉴定中,有一些情况是不适用于鉴定的。
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双方达成一致,并共同向医学会提交申请。如果只有一方提出申请,将不予受理。
为避免出现不同结论和浪费医疗资源,如果涉及的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由某个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受理,其他医疗机构就不应再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已经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解决,再进行鉴定已没有法律意义。鉴定的目的是解决双方的法律责任问题,而现在双方已经通过协商解决,所以无需再进行鉴定。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导致鉴定程序终止,但如果是法院自行委托的除外。
非法行医很可能触犯刑法,不再属于民事纠纷范畴。非法行医者可能会被公诉机关起诉,这种情况应由公诉机关处理。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应说明理由。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在收到医学会通知后的10日内提交相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鉴定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包括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
如有抢救急危患者,应提供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如有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对于门诊和急诊患者,如果其病历已经建立在医疗机构的病历档案中,由医疗机构提供相关病历资料;如果没有建立病历档案,由患者提供相关材料。
医患双方应根据本条例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如果医疗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未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将承担相应责任。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据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即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的一年。如果患者已经死亡,则在死亡后的一年内提出鉴定申请;如果损害结果在多年后才被发现,则自发现之日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情况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也没有实质意义。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关于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原告在陕西某医院分娩过程中,婴儿出现口鼻发绀等症状,但医院未予充分关注并延误治疗,最终婴儿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违反医疗规范,应承担法律责任。摘要的核心是医院对婴儿治疗不当,导致死亡,需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