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作为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对于确认医疗单位的诊疗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疗单位负责保管病历,并禁止病人和家属查阅。这一规定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病人和家属经常怀疑医疗单位篡改病历内容,而医疗单位也可能因此蒙受冤屈。
为了体现法律的公正和避免误解,建议在怀疑有医疗事故可能时,病人和家属应立即向医疗单位要求封存病历。虽然病人无法查看病历内容,但这样可以基本保证医疗单位无法篡改病历,使病历发挥应有的作用。
尸检的重要性在于为医学技术鉴定和司法裁决提供直接证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或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尸检。如果任何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影响了死因的判定,那么拒绝或拖延的一方将负责。
因此,当医疗单位告知病人死因不明或家属怀疑病人死亡原因时,家属应尽快(最好在死后48小时内)要求医疗单位进行尸检,医疗单位必须依法接受请求。有时,医疗单位可能会劝说家属不要进行尸检,但建议家属坚持要求尸检,以免今后无法确定死因。此外,为了保证尸检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家属可以申请当地法医参与尸检,并要求医疗单位回避。
在医疗纠纷中,病人和医疗单位常常就是否实施某项医疗行为发生争议。然而,医疗单位往往声称病人的陈述不真实,并与病历记载不一致,根据病历记载,医疗单位没有过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无法提供其他证据,那么他们的要求或主张很难得到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或法院的接受。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收集了解事实真相的证人证言是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当病人和家属怀疑治疗问题并且医疗单位可能否认时,应注意记录当时在场的人或了解情况的人(如同病房的其他病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或住址,以及联系方式。这样既可以及时取证,也可以在之后进行调查取证。
如果怀疑病人的不良情况可能是由于输液、输血、注射或服药等原因引起的,病人和家属可以要求立即封存相关的实物,以备进一步检验。然而,这一环节往往被慌乱的家属所忽略,等到想起时已经无法补救。
因此,病人和家属应该充分重视这个环节,并及时采取行动。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处理中封存病历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封存病历的步骤和要求,包括向医院提出要求、双方在场封存原件或复印件、封条签字盖章等。接着,文章强调了初步明确医方责任的关键性,并介绍了如何明确责任。最后提到了证据形成的重要性,包括复印病历、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和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包括双方协商、行政处理和诉讼三个方面。行政处理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政复议和医疗行政诉讼程序。诉讼方面,需要注意起诉时留有余地,及时递交证据保全申请、证据目录等,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