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程序和要点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程序和要点

时间:2024-04-3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460
导读:1、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2、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3、双方当事人退场。4、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5、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条件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

1. 当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时,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如果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并且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先由患方陈述,然后是医疗机构。

(二)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 双方当事人退场。

(四)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五) 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予以注明。

二、不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的情况

以下情形之一,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二)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

(三)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

(四)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五)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六)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医患双方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如果医疗机构没有正当理由地未按上述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该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根据规定,材料必须在5日内提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

  •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 医疗过失鉴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