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疗损害赔偿标准的规定是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赔偿标准。比如说医疗费就是根据所支出的实际来进行确定的,误工费是根据固定收入计算。当然了,护理等相关的费用应当是根据护理人员的工资收入来进行确定的。
医疗损害赔偿标准的规定
一、协商解决与申请调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患双方在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者不愿意协商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协商解决的要求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应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三、调解申请和赔偿数额计算
当事人请求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后,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进行调解。调解时应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根据相关法规计算赔偿数额。
四、调解书和赔偿履行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并履行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再进行调解。
医疗事故赔偿的因素
医疗事故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一) 医疗事故等级;(二)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医疗事故赔偿具体项目
一、医疗费
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如果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根据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
如果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从确定残疾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医疗损害赔偿与交通事故赔偿的区别
无论是医疗损害还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都需要考虑。对于医疗损害事故,首先需要确定是否由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过错所导致。其次,根据过错程度来确定最终赔偿责任。而对于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确定则需要根据责任承担比例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