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权利: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有三种途径可供选择: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提出申请:争议当事人如选择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需向争议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
审查人员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和合法性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签收,并将其转交给受理人员进行审核。
受理人员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后的10天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将予以受理,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将不予受理,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不予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
在受理后,若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的5天内,填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书》和相关材料,并将其交由区医学会组织鉴定。同时,还需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决定书》通知申请人。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医疗伤残鉴定的时机问题。建议在出院后三个月内进行伤残鉴定,如伤情稳定可提前进行,若需安装固定物则需在取出后进行。医疗争议发生后,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涉及时效要求需注意。患者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受损一年内提出处理申请,并应及时沟通或请教专家以避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