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是指在医疗事故争议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医患双方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以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一种非诉讼解决方式。该调解活动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在遵循自愿和合法原则的基础上,推动医患双方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赔偿协议。
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适用于已确定为医疗事故且医患双方对此无异议的情况。如果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结论存在异议,或者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规定,该技术鉴定结论将不能作为医疗事故行政调解的依据。
医患双方需共同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行政部门不能主动进行调解,只能被动接受当事人的请求。若一方不愿意进行行政部门调解,卫生行政部门无权强制进行调解。
医患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内容仅限于医疗事故赔偿问题,而非所有医疗事故争议都适用于行政调解。
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不属于行政行为,因此不可进行行政诉讼。当事人不能因对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调解的行为不满而提起行政诉讼。
经过调解达成的协议只能由当事人自觉履行,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行政调解在医疗纠纷解决中的重要性及其程序与要求。行政调解是在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医疗纠纷发生后,可以通过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和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的程序进行行政调解,以维护双方当事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