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
在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时,双方应在专门场所进行协商,并且不得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如果医患双方人数较多,应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以事实为依据,防止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赔付金额。对于分歧较大或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2、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
当医患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时,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如果医疗机构内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主动开展工作,引导医患双方申请调解。医疗机构的报案义务和公安机关的处理措施
如果在医疗纠纷中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犯罪行为,医疗机构应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处置,以维护医疗秩序。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医疗纠纷处罚规定,针对不同情况如涂改病历、制造谣言、拒不配合调查、私自外出会诊等制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医院根据纠纷处理结果对科室、科室主任和当事人进行经济处罚,涉及赔偿金额较高的处罚更为严格,包括取消评选资格、延缓晋升资格、停职检查、解聘或开除公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