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
在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时,双方应在专门场所进行协商,并且不得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如果医患双方人数较多,应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以事实为依据,防止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赔付金额。对于分歧较大或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2、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
当医患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时,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如果医疗机构内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主动开展工作,引导医患双方申请调解。医疗机构的报案义务和公安机关的处理措施
如果在医疗纠纷中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犯罪行为,医疗机构应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处置,以维护医疗秩序。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妇产科护理中医疗纠纷的处理事项。包括病案管理、科主任责任、患者死亡处理、复印病历的封存、医教部和治安办的协助、医教部的职责、答复时限、医学鉴定、医务人员的态度以及合法性的确认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概述了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双方对医疗后果
医疗纠纷处理协议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原因以及赔偿数额等。协议排除了对责任人的追究,但和解解决医疗纠纷存在局限性和风险。文章强调应鼓励当事人采用正式的和解协议,并通过公证或担保等形式增强其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