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损害赔偿的常见内容
时间:2023-12-3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的纠纷,目前中国的医疗纠纷是特别不好处理的事情。医疗纠纷损害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等。
医疗纠纷及其赔偿内容
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如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领域的纠纷。在中国,医疗纠纷是一种特别复杂的问题。当事人之一(或多方)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导致实际损害后果,应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然而,双方(或多方)对争议事实的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
医疗纠纷的损害赔偿内容一
医疗费: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并提供相应凭证进行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如果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误工费: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根据其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对于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情况,按照3倍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患者,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陪护费:对于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患者,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赔偿期限为自定残之月起最长30年,但对于60周岁以上的患者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患者不超过5年。残疾用具费:对于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残疾患者,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医疗纠纷的损害赔偿内容二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限于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计算。对于不满16周岁的人,扶养到16周岁。对于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人,扶养20年。但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人,不超过5年。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应凭证进行支付。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应凭证进行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对于导致患者残疾的情况,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概念及其在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作用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概念及其在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作用。医疗过错参与度指鉴定机构分析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并评定医疗过失行为在人身损害中的责任比例。判定依据为被诉对象在诉讼损害结果中的介入程度或所起作用的大小。常见的鉴定方法采用五等级法,根
-
患者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患者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关费用赔偿的规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患者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赔偿费用需一次性结算,由承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包括患者近亲属的费用赔偿、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配偶和直系亲属
-
医疗纠纷案件答辩状范文
医疗纠纷案件中的答辩状范文。答辩人张某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提出了反驳,指出案件起因不成立、缺乏医疗损害鉴定结论,且答辩人不是适格的被告。答辩人强调自己具有执业证书和行医资格,为张某治病是履行医生职务的行为,后果应由医疗机构承担。最后引用了相关法规支持
-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医疗服务合同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处理。患者因医疗机构违约造成损害时,可提起违约之诉并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主要是合同法,患者需向法院提供证据以支持索赔。处理方法要求患者提供证据和证
-
艾滋血液患者的追偿权利
-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
发生工伤,是否可以直接以人身损害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