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纠纷。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不同的案由,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可以分为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在提起诉讼时,建议请具有法律和医学知识的专业人员提供帮助。同时,原告需要仔细推敲案由、被告、诉讼请求的确定,以及赔偿数额计算和涉及鉴定时陈述材料的书写。此外,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管辖法院的选择以及证据材料的组织等。
(1)证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与病员的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大多数案件中,医疗行为与病员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明确。但在一些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中,必须经过专门技术鉴定来确定因果关系。
(2)证明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医疗机构如果要免除自己的侵权责任,就需要证明在诊疗过程中没有医疗过错。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自己没有医疗过错: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期限和作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旨在解决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时遇到的专门性问题。申请医疗事故再次鉴定的期限为15天,鉴定机构具有高度的专属性,结论以医学会名义发出。鉴定结论在医疗纠纷赔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