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意外伤害险 > 车上人员险与意外险有何区别

车上人员险与意外险有何区别

时间:2019-08-09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4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乘坐合法车辆一般在购买车票的时候会购买保险,其中是车上人员险。它是如果发生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死亡的,会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那么车上人员险与意外险有何区别,下面手心律师网湖南律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

一、车上人员的范围

车上人员一般包含司机、售票员、乘车人。乘车人既包含购票上车人员,也包含减免票的人员(如残疾人、小孩等),在特殊情况下还包含:

1、借用人(如甲将车借给有驾驶资质的乙使用,后发生事故,乙也享有车上人员险的保险权利。当然,此种情况存在法律争议);

2、押运人,如乘坐在驾驶座内的押运人,但不包含在车厢内的押运人);但一般不包含逃票人员,非法上车人员。

二、车上人员险与意外险区别

(一)车上人员险所赔付的范围仅限于在投保车辆上,而且必须由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人员如果离开了投保车辆发生的意外是不属于保险责任的;而驾驶人员意外险,它不但包括了发生事故时的伤害,而且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发生的突然的、非预见的意外伤害,都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二)车上人员险1万元只需42元保费,但却不包括门诊,驾驶人员意外险100元一份,保额20000元(其中包括:4000元住院医疗;500元门诊),最多可投保5份,它的各项保额也是递增的,免赔额只是扣除100元后80%进行赔付。

(三)车上人员险分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驾意险只认驾驶员。车上人员险定车不定人,驾意险定人不定车。

(四)车上人员险中应由交强险赔偿的损失和费用是除外责任,但驾意险无此约定。

(五)车上人员险要根据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负事故责任,按比例理赔。驾意险与驾驶人是否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无关。

(六)车上人员险中是按照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医疗保险标准计算赔偿金额。驾意险则是按照7级34项残疾标准进行赔偿,且无事故责任免赔率。

(七)车上人员险中医疗与伤亡共用一个额度,驾意险中区别明显。人的生命是无价的,驾意险可作为与驾驶人的一个有效的人身意外补充。

三、车上人员险何时不赔偿

下列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章搭乘造成的人身伤亡。

(二)由于驾驶员的故意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

(三)本车上的人员因疾病、分娩、自残、殴斗、自杀、犯罪行为所致的人身伤亡。

(四)乘客在车下时所受的人身伤亡。

(五)其它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

(六)在交通事故中,因为车与车发生碰撞导致司机、乘客的意外伤亡,如果您投保了车上责任险,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但如果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紧急刹车导致的本车人员伤亡,保险公司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

(七)在车上责任险在投保时,必须指明投保座位数,在出现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仅承担投保座位数以内的责任。

律师推荐:

北京律师  浙江律师   深圳律师   江苏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上班路上被车撞上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理赔范围吗

    上班路上被车撞上的意外伤害是否属于保险理赔范围。根据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的约定,这种情况属于理赔范围,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对身故、残疾和烧烫伤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保险金额,具体赔偿方式包括身故赔偿、伤残赔偿和烧烫伤赔偿。

  • 车上人员责任险赔偿范围

    车上人员责任险是一种责任保险,用于赔偿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车上司机或乘客的伤亡费用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支付的合理施救和保护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和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国家设立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和道路交通事

  • 机动车保险赔付标准

    机动车保险赔付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品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汽车保险主要包括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和全车盗抢险。汽车保险的四大原则是保险利益原

  • 车辆险种主要包括哪些

    机动车保险主要分为3个基本险种和3个附加险种,基本险种分为交强险、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分为:盗抢险、司乘人员意外伤害险和挡风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身划痕损失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等。

  • 被保险人驾车被甩出车外死亡的保险人责任
  • 怎样为车辆买保险
  • 免除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