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融资 > 面对企业债务违约投资人该怎么办?

面对企业债务违约投资人该怎么办?

时间:2022-11-14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047
导读:违约求偿诉讼主要适用于债券到期时债务人还有一定偿付能力,不满足破产诉讼条件的情况。如前文所述,虽然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只需要提交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证据,并不需要提交企业资不抵债或提供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证据,但是债务人满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以及“资不抵债或提供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两个条件下才能更顺利地进入破产程序(《破产法》第2、7、12条。

一、面对企业债务违约,投资者可以提起违约求偿诉讼

违约求偿诉讼的适用条件

违约求偿诉讼适用于债券到期时债务人仍具备一定偿付能力,不符合破产诉讼条件的情况。根据破产法第2、7、12条的规定,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只需提供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证据,而无需提供企业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证据。然而,债务人只有在满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和“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两个条件下,才能更顺利地进入破产程序。

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债务人仍具备一定偿付能力,即使债权人提起破产申请,最终进入破产程序的可能性也较低。

违约求偿诉讼的优势

另一方面,破产申请受理后,未到期债权到期,设定的财产保全也解除,作为先到期的债券持有人此时申请破产只能使得更多的债权人参与分配已经所剩无几的财产(《破产法》第19、46条)。因此综合来看,如果债券到期时债务人还有一定偿付能力,且债券到期日相对债务人其他债务更早,债券投资者只提起违约求偿诉讼获得赔偿率可能更高。

二、面对企业债务违约,债权人可以选择破产诉讼

破产诉讼的申请条件和举证责任

债权人也可以申请债务人破产,并且在目前国内的司法体系下,对债权人的权益还相对给予了一定保护。根据破产法第2条、第7条和司法解释第6条的规定,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破产清算的申请。在申请时,债权人只需提供与债务人债权债务关系依法成立、债务履行期限已经届满、且债务人未完全清偿债务的三项具体证据即可。相对于其他诉讼程序,破产诉讼的举证责任较为简单和容易执行,并且无需提供债务人失去偿债能力的证据,从而大大减轻了债权人的举证责任。

三、公司债务违约的法律后果

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和债券价格下降

公司债务违约的最直接结果是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从而导致债券价格下降,收益率提高。这意味着今后该国的融资成本会增加,政府可能无法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应对支出,进而可能导致更加紧缩的财政政策,降低经济增速和产出增长。

金融机构证券评级受连累和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主权评级的降低可能会连累该国的金融机构证券评级,导致该国金融行业整体萧条,去杠杆化进一步加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加剧,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可能导致减产裁员。

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导致外国投资者无法按时、足额收回到期债权本息和投资利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融资的特点

    股权融资的特点和优势。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资方式引进新股东,筹集资金无需还本付息,股权融资建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相比证券市场中的公开市场,股权融资在信息公开性和资金价格的竞争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借贷者在企业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

  • 股权融资偏好的劣势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劣势。过度的股权融资导致资金使用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上市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下降,财务杠杆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为改善这一现象,应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股权融资并加强对募股资金使用的监管。

  •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合法性要求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合法性要求,强调其标的物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流通和交易限制的物体不能作为融资租赁合同的客体。同时,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必须是实物财产,使用权可从所有权中分离,且不可消耗和非个人消费品。

  • 婚内债务离婚时怎么样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

    婚内债务离婚时如何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的问题。夫妻个人债务包括婚前债务、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资助亲友所负的债务等。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的承担原则包括财产约定、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等。同时,介绍了不同阶段律师在解决婚姻债务问题上的作用

  • 融资租赁届满后,租赁物归谁所有
  • 公司融资的风险有哪些
  • 融资租赁公司申办条件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