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建房属于原始取得规定是怎样的

建房属于原始取得规定是怎样的

时间:2022-12-12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415
导读:目前并没有关于建房属于原始取得的相关规定,事实上,相关法律制度中并没有关于原始取得的详细规定。在我国,原始取得的形式非常多,建房属于原始取得的方式之一,此外像是劳动生产、善意取得、征收、税收,拾得无主物等取得的财产都属于原始取得。

建房属于原始取得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建房属于原始取得的情况。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建房可以被视为原始取得的一种形式。原始取得的主要形式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无主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先占、善意取得、没收、征收和税收。

1. 劳动生产

劳动生产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身的劳动生产活动获取劳动产品,并通过扩大再生产获得其所创造的劳动产品。

2. 收益

收益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物质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3. 添附

添附是指民事主体将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成果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财产形态。如果恢复原状在事实上不可能或在经济上不合理,就需要确定该新财产的归属问题。

4. 没收

没收是指国家根据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或手段,将违法犯罪分子的财产剥夺并归国家所有。

5. 遗失物

遗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丢失的动产。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返还给权利人。

6.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是指埋藏和隐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权归属不明的动产。此类物应归属于国家所有,在上缴国家后,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7. 无主财产

无主财产包括抛弃物、拾得物、漂流物、走失动物、埋藏物、隐藏物和无人继承财产等。这些财产要么没有所有人,要么所有人不明。

原始取得物权纠纷的起诉条件

原始取得物权纠纷可以通过起诉来解决,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存在明确的被告

起诉时必须明确被告的身份。

3. 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起诉时必须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并陈述清楚相关的事实和理由。

4. 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

起诉的案件必须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被诉人民法院的管辖。

事实上,除了原始取得外,物权还可以通过继受取得的方式获得,例如继承他人遗产所得的收入就属于继受取得。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物权所有权,只要取得方式合法,取得人对该物权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当物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起诉来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

  • 建房属于原始取得规定是怎样的
  • 时效取得是原始取得吗?
  • 如何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