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和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两大分支,尽管它们都是权利的形式,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
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包括作者本人、继承人、权利义务的承受人甚至国家。而商标权的主体主要是法人,个人只有在成为个体工商业者后才能申请注册商标。
著作权一般是自动产生的,而商标权需要国家行政机关的确认才能产生。
著作权的标的物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而商标权的标的物是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标。
在著作权中,两个人独立完成相同的作品都可以获得著作权,但商标权具有更强的排他性,不仅不能出现保护范围相同的相同商标,还不能出现保护范围相同的近似商标。对于驰名商标,权利的独占性更为明显。
商标权的取得可以根据使用原则、注册原则和混合原则来进行。
使用原则是指商标权因商标的使用而自然产生,商标权是根据商标使用事实才得以成立的。
注册原则是指商标权因注册事实而成立,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够取得商标权。
混合原则是指在确定商标权的成立时需要兼顾使用与注册两种事实,商标权既能因注册而产生,也可以因使用而成立。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商标权由创设而来,它的产生并不基于他人已有的商标权,也不以他人的意志为根据。
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已有的商标权和他人的意志为基础而取得商标权。
综上所述,商标权和著作权的取得都需要合法的登记和注册来受到保护。虽然它们的权利大小相同,但保护的对象和权利主体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只要受到保护,他人就不会侵权。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