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 > 商标性使用在侵权认定中的地位是什么?

商标性使用在侵权认定中的地位是什么?

时间:2023-01-20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116
导读:商标性使用在侵权认定中的地位是商标性适用是属于商标侵权的要件,或者是商标性适用不会贬损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商标性使用是从行为性质来定义的,而商标则是从结果状态来定义的。

(一)关于商标性使用在侵权中地位的争论。关于商标性使用的研究,我国学者大多关注获得和维持商标权,而很少有关于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中的问题,而在国外则相反,国外学者争论较多的就是商标性使用是否是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

(二)商标性使用是商标侵权的前置条件。商标性使用属于商标侵权要件。

1、在网络商标侵权出现之前,由于当时商标法水平较低,而且早起商业活动和贸易并不发达,商品包装及流通比较简约。若文字或图案出现在商品包装上,就标明了商品的来源,所以当时是否符合商标性使用属于对客观事实的判断。以现代中国的商标法判例观之,商标性使用的判断经常为法官所采用。

2、商标性使用与混淆可能性不仅在概念上是不同的,在判断上也完全不同。之所以会出现对商标性使用的判断变相为混淆可能性的判断,是因为搞混了商标性使用的本质。商标性使用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被控侵权人是否为了表明商品来源于注册商标所有人而使用了这一标志,因为那是混淆可能性需要解决的问题。商标性使用仅仅关注被控侵权人是否为了与其他经营者进行区分而使用了该商标。所以是否产生商标“标识来源”的本质性功能,并非等同于产生“来源混淆”之效果。

(三)商标性使用并不会贬损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商标性使用要件与合理使用制度都作为限制商标权利而存在,两者在立法价值上是一致的。所以两者在判断上确实存在相互引证,相互借鉴的关系。但两者在判断的角度与依据方面始终存在差别,更为关键的是,商标性使用与合理使用并未涵盖所有的商业中使用的情形。

商标性使用确实属于商标侵权的要件,但理由并不在于判例中或立法中,而在于商标与混淆理论的内在逻辑之中。商标与商标性使用的区别仅在于定义的角度的不同,商标性使用是从行为性质来定义的,而商标则是从结果状态来定义的。所以商标性使用内生于商标的概念之中。

商标性使用是混淆可能性的逻辑前提。如果没有商标性使用,则不存在混淆一说。所以,商标性使用必然作为前提而存在,而混淆是商标性使用的结果。

商标性使用作为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并且混淆是商标性使用的结果,商标性使用与混淆可能性在概念上不同,判断上也完全不同,作为限制商标权利而存在的商标性使用要件与合理使用制度,既不属于商标性使用,又不属于合理使用的情形是存在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 网店商标侵权行为实施地的确定

    网店商标侵权行为的实施地认定方式,包括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和被侵权人住所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标先用权抗辩的条件和建立先用权制度的目的,要求先用权人必须证明先使用的事实、商标已产生影响,并且遵循先用权范围的限制和不造成混淆的原则。

  •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 如何认定商标权案件的共同侵权
  •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
  • 海口商标侵权处罚金额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