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商标侵权原告法条依据是什么?

商标侵权原告法条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3-02-03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6349
导读:依据是《商标侵权法》。我国公民或者是法人所拥有的商标权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的,如果一旦当事人所拥有的商标权受到了侵犯的是可以依法向侵权行为人追究相应的侵权责任的并要求相应金额的赔偿。

商标侵权原告法条依据

商标侵权的法条依据是《商标侵权法》。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在未经商标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侵权行为的责任包括停止侵权和赔偿。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而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构成商标侵权的四个要素

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1. 违法行为存在

即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 损害事实发生

即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 主观上具有过错

即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 有因果关系

即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构成商标侵权的行为

以下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1.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7.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商标侵权的解决方式

一般情况下,商标侵权的解决需要通过友好的协商进行。如果协商不一致,当事人可以依法起诉处理,追究相应的侵权责任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公民或法人拥有的商标权一旦遭到不法分子以非法手段进行侵害的,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依法追究相应的侵权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转让费用的计算方式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与国家标志、外国国家标志、政府间国际组织标志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带有民族歧视性、夸大宣传欺骗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商标禁用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得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

  • 商号与商标的区别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

  • 公司设立时的商标权处理原则
  • 商标使用许可策略的关键点
  • 假冒商标罪共犯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