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权利人即享有商标专用权。如果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未经许可使用并容易导致混淆的商标,就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然而,如果商标注册人自身未使用商标,并且无法证明存在其他损失,那么他就不能因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而获得侵权损害赔偿。新《商标法》增加了未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不能获得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方式可以是协商确定赔偿金或起诉。当发生商标侵权纠纷后,双方可以协商解决,或者通过第三方参与调解。如果协商和调解都不能满足被侵权者的要求,那么可以采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方式处理纠纷。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利人享有商标专用权、禁止权、使用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等权利。商标注册有效期满后,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商标注册人应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商标局可以责令自行改变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等行为,或撤销其注册商标。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条的规定,被撤销的注册商标将由商标局公告,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自商标局做出撤销决定之日起终止。这些法律规定了商标权利人对注册商标的一些权利,包括对注册商标标识的改变、权利的续展等。即使属于撤销的情况,商标局仍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否则商标权利人仍享有商标专用权。
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可以采用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
(1) 行政管辖:商标侵权案件的行政管辖可以是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 行政处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商标侵权案件后,可以通过调查取证、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具体的处罚措施包括:
(3) 职权行使: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具有独特的优势:受理案件的人员熟悉业务,处理程序简便,结案较快,因此省时省力。但行政处理决定无终局效力,当事人如对工商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满意,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管辖: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侵权人可以自主选择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商标侵权案件。
(2) 民事制裁:人民法院一般采用民事制裁的方式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根据被侵权人行使的禁止请求权、损失赔偿请求权、归还不当利益请求权、恢复信誉请求权,人民法院可以单独或合并采用以下办法:
(3) 诉讼程序:商标侵权案件的诉讼解决适用民事诉讼程序。
起诉:商标被侵权人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解决纠纷。商标被侵权人起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保护普通未注册商标的权益。如果是普通商标的商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使用权益,最好进行商标注册。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公告期内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商标局会听取双方陈述并调查核实。异议人可在收到准予注册决定后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如不满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过程中涉及在先权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了起诉程序,包括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法院审查立案后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上诉流程。其次详述了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处理商标侵权时应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面临相应的罚款。赔偿数额则视权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对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行为会进行限制和禁止。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同时,人民法院在保护驰名商标时会考虑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法规定以及驰名商标认定的作用等因素。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抢注商标并高价出售是不合法的,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恶意抢注行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建议企业及早进行商标注册,确定商标类别,制定应对商标被抢注的方案,以保护自身品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