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权利人即享有商标专用权。如果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未经许可使用并容易导致混淆的商标,就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然而,如果商标注册人自身未使用商标,并且无法证明存在其他损失,那么他就不能因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而获得侵权损害赔偿。新《商标法》增加了未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不能获得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方式可以是协商确定赔偿金或起诉。当发生商标侵权纠纷后,双方可以协商解决,或者通过第三方参与调解。如果协商和调解都不能满足被侵权者的要求,那么可以采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方式处理纠纷。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利人享有商标专用权、禁止权、使用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等权利。商标注册有效期满后,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商标注册人应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商标局可以责令自行改变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等行为,或撤销其注册商标。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条的规定,被撤销的注册商标将由商标局公告,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自商标局做出撤销决定之日起终止。这些法律规定了商标权利人对注册商标的一些权利,包括对注册商标标识的改变、权利的续展等。即使属于撤销的情况,商标局仍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否则商标权利人仍享有商标专用权。
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可以采用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
(1) 行政管辖:商标侵权案件的行政管辖可以是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 行政处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商标侵权案件后,可以通过调查取证、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具体的处罚措施包括:
(3) 职权行使: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具有独特的优势:受理案件的人员熟悉业务,处理程序简便,结案较快,因此省时省力。但行政处理决定无终局效力,当事人如对工商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满意,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管辖: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侵权人可以自主选择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商标侵权案件。
(2) 民事制裁:人民法院一般采用民事制裁的方式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根据被侵权人行使的禁止请求权、损失赔偿请求权、归还不当利益请求权、恢复信誉请求权,人民法院可以单独或合并采用以下办法:
(3) 诉讼程序:商标侵权案件的诉讼解决适用民事诉讼程序。
起诉:商标被侵权人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解决纠纷。商标被侵权人起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保护普通未注册商标的权益。如果是普通商标的商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使用权益,最好进行商标注册。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通过商标注册可获得对Logo的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商标法规定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多种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一旦发现盗用,可依法采取措施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