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购买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短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这种情况下,购买的国债、普通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被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于2008年5月1日在二级市场购入面值1000元2000份公司债券,支付价款为202万元。截至2008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6万元。于2008年8月5日,该公司出售该债券,净收入为21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8年5月1日,在二级市场购入公司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20000
贷:银行存款 2020000
2008年6月30日,确认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000
2008年8月5日,该公司出售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210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20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00
投资收益 80000
企业购买国债和普通公司债券的意图是为了长期持有至到期,以获得固定的收益。这种情况下,应将其列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进行核算,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投资者购买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行使转换权,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这种情况下,购买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被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甲公司于发行日2007年1月1日按面值购入3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份,每份面值1000元,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每年12月31日支付。每份债券可在债券发行1年后的任何时间转换为250股普通股。该债券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假定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6万元,甲公司于2008年1月10日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购入可转换公司债券
甲公司购入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价值由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应分别确认。
债券价值 = 2000000x(P/F,9%,3) + 120000x(P/A,9%,3) = 1848122元
期权价值 = 2000000 - 1848122 = 151878元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债券成本 1848122元
——期权成本 151878元
贷:银行存款 2000000元
(2)2007年12月31日,收到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权价值由内在价值和时间溢价构成。在发行日,期权的内在价值通常为0,期权的期权价值主要为时间溢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期权的时间溢价逐渐降低,而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因此,企业在计算实际收到的利息时,应将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差调减期权价值,相应地增加债券价值。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 1848122 x 9% = 166331元
实际收到的利息 = 2000000 x 6% = 120000元
差额 = 166331 - 120000 = 46331元
借:银行存款 120000元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债券价值变动 46331元
贷:投资收益 120000元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权价值变动 46331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主要是由于期权价值的变化引起的。随着发行方普通股市价的提高,期权的内在价值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公允价值的变化应计入期权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权价值变动 60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元
(3)2008年1月10日,甲公司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股票成本 2000000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元
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债券成本 1848122元
——期权成本 151878元
——期权价值变动 13669元
——债券价值变动 46331元
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实缴出资的问题。我国采用认缴制度,股东可在规定时间内认缴出资。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需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的区别,包括注册资本性质、出资额构成以及办理工商手续的程序等方面。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实收资本是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各种形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而注册资本是公司在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额,反映公司法人财产权。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在概念和使用上有明显区别,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
公司法增资手续的法律程序,包括签署法律文件、申请变更登记等步骤。需提交股东协议书等相关文件,完成工商登记机关的变更登记手续,包括提交一系列材料和证明。整个流程完成后,公司可以顺利完成增资手续。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的过程和协议内容。详细介绍了公司原有股东和新投资方的身份信息和持股比例,明确了增资扩股的具体条款和条件,包括增资金额、认购方式、时间等,并强调了协议生效的关键在于原股东放弃优先认缴出资权利。同时,风险提示中也指出了协议可能存在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