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纠纷的管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诉讼的管辖原则是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然而,对于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来管辖,但不能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对于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是指大量或经常性储存、隐匿侵权商品的地点。而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工商等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查封、扣押侵权商品的地点。
对于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而只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侵害商标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这被称为使用侵权。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即在流通领域进行商标侵权行为,也称为销售侵权。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被称为商标标识侵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的行为,在国外被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的管辖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行约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范围包括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等。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商标异议程序与合法权益的关系。商标异议程序允许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社会监督,保护合法权益。任何主体在商标初步审定公告三个月内可提出异议,并需满足一定条件。国内企业或个人可直接办理异议,外国企业或个人则需通过代理组织。异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提前或
商标撤销的程序和规定。包括商标的撤销流程、撤销商标的条件及时限要求、注册商标撤销后的影响等。商标撤销是基于国家商标法和相关规定的程序,撤销原因涉及违反商标法行为、注册商标成为通用名称、连续不使用等。撤销注册商标后,影响仅限于部分指定商品,原有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