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侵犯专利权是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的,权利人实际损失无法确认的,也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来计算赔偿款,若是违法所得和实际损失均无法确认,还需要按照法定标准支付赔偿款,但是不能超过500万元。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标准
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根据专利侵权行为对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侵权人所获利益
根据专利侵权行为对侵权人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
专利许可使用费用
根据专利权人与他人达成的许可使用协议中规定的费用来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赔偿数额
人民法院根据专利权的种类、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并确定赔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范围内。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所获利益、专利许可使用费用以及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将赔偿数额确定为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如果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赔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范围内。
专利保护原则
先发明原则
根据先发明原则,当有多个人对同一发明提出专利申请时,专利权应授予最先完成该发明的人,而不考虑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然而,在确定最先发明人的问题上可能会遇到实际困难。
先申请原则
根据先申请原则,当有多个人对同一发明提出专利申请时,专利权应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而不考虑发明完成的先后顺序。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原则。
专利侵权应负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对于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处以罚款等措施。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民事责任
(1) 停止侵权:侵权行为人应根据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处理决定或人民法院的判决,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2) 赔偿损失:专利侵权行为的赔偿数额应根据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如果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以参考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3) 消除影响:当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对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应承担适当的法律责任以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刑事责任
对于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总结:专利侵权行为将会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责令改正和罚款等措施。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和消除影响。刑事责任适用于假冒他人专利的情况。专利保护原则包括先发明原则和先申请原则,用于确定专利权归属。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标准包括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利益、专利许可使用费以及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