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侵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制造他人的专利产品;二是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直接或间接生产并获利。生产性侵权的认定不受方法的使用目的限制,只要是为生产经营使用即构成侵权。例如,自行设计制造他人专利产品并自用,以及直接或间接生产并营利都构成生产性侵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外观设计专利只有在制造行为中存在生产性侵权,而没有使用性侵权。
经营性侵权指的是明知侵犯他人专利权而销售侵权产品的行为。明知是指在接到专利权人的通知或警告后,或在专利公报或报纸上发表声明后,销售者仍然继续销售侵权产品。为了确保明知的认定,最好通过公证机关、工商部门、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直接通知来证明销售者已被警告过。
间接性侵权是以直接侵权的成立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直接侵权不存在,间接性侵权也就不存在。间接性侵权的认定通常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共同故意或明知。间接性侵权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计算。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通过将专利产品因侵权而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来计算。如果确定不了销售量减少的总数,可以将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来衡量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通过将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侵权人的利益按照其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自己在购买使用侵犯专利权的产品时不知情,并且以正当的方式进行购买,就不会构成侵权行为。但购买时一定要确保所购商品是正品,如果是仿品则应拒绝购买,以保障自身权益。
关于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相关问题。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人应在一个月内主动申请并交纳变更专利著录项目的费用。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未缴足,将视为未提出请求。因此,对于著录项目变更费,申请人需要主动提交。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
外观专利产品相似度侵权评价的过程。首先需确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并依据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判断两者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的相似度。比较对象主要是侵权物与专利的图形或照片中的形状图案及色彩。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需考虑其不同使用
专利代理机构的收费规定。根据《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代理机构应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收费,国家鼓励为小微企业和无收入或低收入发明人、设计人提供专利代理援助。专利许可收费无明确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可参考技术市场和技术投产后利润等因素。办理专利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