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保护 > 个人申请专利需要哪些具体材料

个人申请专利需要哪些具体材料

时间:2023-06-25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7331
导读:1、申请文件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等文件。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等文件。

个人申请专利所需材料清单

1. 发明专利申请文件

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 发明专利请求书
  • 说明书(如有附图,需提交说明书附图)
  • 权利要求书
  • 摘要(如有必要,需附带摘要附图)

对于涉及氨基酸或核苷酸序列的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应包括该序列表,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部分提交。同时,还需提交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的记载有该序列表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副本。

2.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 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
  • 说明书
  • 说明书附图
  • 权利要求书
  • 摘要及其附图

3.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
  • 图片或照片
  • 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

如果要求保护色彩,还需提交彩色图片或照片。同一产品的同一项外观设计的正投影视图应使用同一表达方法制作,即应当全为绘制视图或全为渲染视图或全为照片视图,不允许混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专利费用减缴规定

专利局对专利费用的减缴规定如下:

1. 个人申请者

上年度月均收入低于3500元(年收入不超过4.2万元)的个人可以请求减缴部分专利收费。

2. 企业申请者

上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的企业可以请求减缴部分专利收费。

3.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申请者

申请主体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可以请求减缴部分专利收费。

4. 多个主体共同申请专利

如果有2个或更多主体共同申请同一个专利,所有主体都必须符合上述条件。

可减缴的费用包括:申请费(不包括公布印刷费、申请附加费)、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自授予专利权后6年的年费以及复审费。

非共有专利的情况下,可减缴收费的比例为85%,自己只需缴纳15%;多个主体共同申请专利时,可减缴收费的比例为70%,自己只需缴纳30%。

专利申报途径

一般而言,专利申报有两种途径:

1. 个人申请

个人申请专利相对较为繁琐,需要自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填写在线申请资料,并缴纳相关费用。此外,专利还分为实用新型、发明和外观设计,需要进行详细研究。

2. 代理机构申请

另一种方式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申请。对于没有接触过专利的人来说,选择这种途径相对简单方便。专利代理机构将负责撰写申请文件、提交申请材料,并代为缴纳相关费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申请程序解读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

  • 外观专利的产品相似度的侵权评价

    外观专利产品相似度侵权评价的过程。首先需确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并依据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判断两者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的相似度。比较对象主要是侵权物与专利的图形或照片中的形状图案及色彩。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需考虑其不同使用

  • 知识产权质押的设定要求

    知识产权质押的设定要求和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程序。设定知识产权质押需订立书面合同并进行公示登记。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需提交材料,经过申请审查、推荐意见等步骤。采用反担保方式时,需提交担保合同或协议,并在收到《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通知书》后进行备案。

  • 专利价值评估的因素

    专利价值评估的关键因素,包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技术寿命、评估目的、价值类型和开发成本等。专利价值评估对专利持有人和投资者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确定专利的商业潜力和未来收益,为专利持有人提供决策依据,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 专利无效复审的处理程序
  • 获取专利申请回执后受理通知什么时间获取
  • 沈阳天润化工有限公司与沈阳金昌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