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派出所后,前往值班室,向民警说明被违法侵害的情况。民警会根据受害情形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报案笔录,如治安类、刑事类等。
2、在制作笔录时,要清楚表述民警询问的事情,确保清晰明了。最后签字捺印后,派出所将上报分局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派出所将立案。
3、派出所立案后,将进行侦查。保持电话通畅,以便民警随时联系您配合侦查并通报办案进展。
1、事实条件:存在犯罪事实,即客观上存在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1)要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行为是指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就无法立案。如果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也不应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确实发生是指犯罪事实已经存在,包括已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材料来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而不能只凭听说、凭空捏造或捕风捉影。
2、法律条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依法应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1)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这是立案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才具有立案的价值。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且应当立案。
刑事诉讼的五个阶段,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以及法院受理刑事案件的流程。立案是审查报案材料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侦查是收集证据和缉获犯罪人的阶段;起诉分为公诉和自诉两种形式;审判是在控诉和辩护双方参与下审理案件;执行是根据判决裁定采取相应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方案,该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等。该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此外,还涉及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
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判断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利用其他银行账户以借款名义将资金给股东作为虚假出资的行为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此外,公司借贷应有金融机构背景,股东以借贷名义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将被追究责任。如果公司借款行为符合虚构债权债务关系且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犯罪分子需在犯罪事实未被发觉或已发觉但身份未确定等情况下主动投案,并彻底交代所犯的全部罪行。若犯罪分子能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包括匿名报案和交出赃物等情形,应认定为自首。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