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注册资本 > 公司内部集资合法吗

公司内部集资合法吗

时间:2024-09-2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848
公司面临资金压力的时候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但向银行贷款时,公司会面临比较大的还贷压力,对企业的经营也不利,有些公司就会向员工筹集资金,那么公司内部集资合法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司内部集资是否合法

企业内部集资的合法性

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企业内部集资可以有效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尤其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大背景下,企业内部职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一般都比较了解。

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最新借贷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借款对象仅限于单位内部职工,不包括为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通过招聘吸纳为公司员工的人员。

2. 如果集资资金不是用于单位自用,而是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相应借贷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非法集资的认定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据,是对犯罪主体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针对非法集资罪,必须进一步分析论述其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特别要强调法律拟制的人格主体——单位,以规范单位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投资者,对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严重破坏。建议将非法集资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需要注意的社会保险约定、避免签署空白合同、识别并拒绝不合法内容的合同、妥善保管劳动合同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劳动者如何应对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中的不合法条款,提醒劳动者了解自己的基本权益并积极融入团队。

  •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问题。针对某工程项目因未经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受到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讨论了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及主体资格。分公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对象,但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执法部门应掌握其违法行为事实并具备确凿证据

  • 国发〔2014〕7号: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方案,该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等。该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此外,还涉及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

  • 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判断

    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的判断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利用其他银行账户以借款名义将资金给股东作为虚假出资的行为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此外,公司借贷应有金融机构背景,股东以借贷名义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将被追究责任。如果公司借款行为符合虚构债权债务关系且

  • 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 公司合并后的债权债务关系如何
  • 公司搬迁老员工不愿意去有赔偿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