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05年6月25日,被告李平驾驶大货车在石城县秦江镇白珊村弯道行驶时,与原告李龙驾驶的对向摩托车相撞,造成原告受伤,摩托车受损。经石城县交警大队现场调查,认定被告人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之后原告起诉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等各种损失。本案审理过程中,被告作为本案的共同被告,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于是否应当增加保险公司作为被告,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不应追加为本案被告。交通事故中,被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存在民事侵权关系,但第三人与保险公司之间不存在因保险合同而产生的纠纷,双方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诉讼标的和直接的法律关系。因此,交通事故侵权诉讼和保险纠纷合同诉讼应该是两种法律关系,两个诉讼不能一起审理,否则,成为交通事故共同被告后,保险公司将被判赔偿各种损失和费用。还要承担诉讼费用,这实际上混淆了被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侵权关系与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经济合同关系。
第二种意见:应增加其为本案被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对于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依照法律或者合同约定造成的损害,保险人可以直接赔偿第三人。即《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保险公司的无过错责任,即可以作为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被告。目前司法实践中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否具有同一性质存在争议。
自2004年5月1日起,机动车所有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是机动车办理所有权登记和车况年检的必要条件,而我国恢复保险制度以来,保险公司推广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已被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强制保险推广经营,因此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本质上是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在与机动车所有人签订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时,通过行政强制手段获取商业利益,但在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时,认为不是强制保险而是商业保险,以规避其赔偿责任,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机动车事故造成侵权,受害人基于侵权的法律关系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基于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义务。两者因不同原因负有相同的给付义务,所有债务均因任一债务人的履行而消灭。保险公司的债务与机动车构成民法上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因此,有可能将保险公司列为本案被告。针对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执行难的现状,直接将保险公司列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被告,可以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一定程度上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符合“公正高效”的主题要求。我同意第二种意见。
自杀及自杀条款的概念、性质与意义。自杀条款是保险合同中对于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故意自杀导致的死亡不负给付保险金义务的约定,作为寿险合同的免除责任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业将自杀列为除外责任,是因为
受伤后误工费不赔偿的问题,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计算误工费时需考虑实际误工天数和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以及交通事故中保险公司不赔偿的情形,包括车辆在特定场所被盗、未年检车辆出险等。
法律程序中伤者不配合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即使伤者不配合,也可以通过提请交警队调解或向法院起诉来解决纠纷。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若只是垫付医药费和修车费,仍可能需要承担其他费用及诉讼费用。建议与对方和解并提供相关费用发票,通过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此外,还介绍了
交通事故伤者拖延住院的维权方法,包括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和保留垫付费用的票据等策略。同时介绍了直接走保险程序的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等环节,并详细说明了保险公司的定损流程,包括现场查勘定损、远程定损、驻点评估机构的定损等处理方式,如与保险公司有争议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