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 >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股权激励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股权激励

时间:2024-08-14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987
股东是财产权利的一种,股权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而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创造力,往往会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符合条件的给予股权,那么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股权激励?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股权激励的限制情形

一、财务审计报告不合格

如果上市公司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者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那么该公司将不能实行股权激励。

二、利润分配不规范

如果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最近36个月内出现过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那么该公司将不能实行股权激励。

三、法律法规限制

如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那么上市公司将不能实施股权激励。

四、其他情形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还有可能存在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这些情形也将限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不能成为股权激励对象的人

一、独立董事和监事

独立董事和监事不应当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二、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亲属

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不得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三、不适当人选

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个人,在最近12个月内不得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四、违法违规行为

在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个人,不得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五、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个人,不得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六、法律法规限制

如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那么个人将不能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七、其他情形

除了以上六种情况外,还有可能存在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这些情形也将限制个人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包括股权价值评估困难、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性和股权质押的成立条件等方面。其中需要注意股权价值评估过程中目标公司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机构的选取,还需关注公司章程是否有更高的股权质押规定。同时,股权质押的成立需满足签订股权质押合同

  • 股权收购的重要事项

    股权收购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调查,特别是对股权结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及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等的审查。同时,还需仔细审查目标公司的章程,关注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在股权收购过程中,受让方应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尽职调查,并将报告作为股权转

  • 股权受让操作的法律要点

    股权受让操作中的法律要点。股权受让人在进行股权受让前需要进行公司调查,包括注册合法性、财务审计、权利负担和商业信誉等方面的调查。股权受让分为股东间转让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情况。办理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具有法律意义,对抗第三人,公司有义务办

  •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

  • 股权转让协议
  • 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是多少
  • 诈骗股权如何认定金额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