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钉子户"是指长时间未完成搬迁的拆迁户,这个问题的合法性并不是一定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拆迁户拒绝签字搬迁是有合理理由的,并且积极启动法律程序,努力推进拆迁补偿工作的进度,那么不能仅仅因为拆迁户拒绝搬迁或不满意的补偿条件,而给其贴上"钉子户"的标签。法律会尊重拆迁户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行为。
第二种情况是,拆迁户认为补偿条件不合理,拒绝搬迁,但没有启动法律程序维权,而是通过拖延等不理智的行为对抗拆迁方。在双方争端的过程中,拆迁户可能会采取违法行为,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被拆迁人认为法律只关注拆迁户而不关注拆迁方,这是不准确的观点。除了少数不良拆迁方采取拘留等手段逼迁外,这种情况更多是因为拆迁方比被拆迁人更精明。被拆迁人完全可以借助法律手段追究拆迁方的违法责任,但往往因为对法律的不了解或不信任而自己成为被处罚的一方。
当然,如果被拆迁人只是消极维权,没有采取过激行为,在法定救济程序启动期限到期之前,并不能直接说这种拖延行为是违法的。但一旦超过相关法定期限,拆迁方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时,需要重点关注与拆迁方签订的补偿协议,看是否约定了补偿款的给付时间。如果协议有约定,到期拆迁方不能以其他拆迁户未搬迁为由拒绝支付补偿。
拆迁方不能将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与其他拆迁户的签约捆绑在一起。如果被拆迁人搬迁后拆迁方不履行补偿义务,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拆迁方支付补偿款。
此外,对于选择安置房补偿的被拆迁人来说,如果安置房是在原址开发建设的回迁房,那么未搬迁的拆迁户确实会影响回迁房的工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拒绝签字搬迁的拆迁户就是违法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耐心等待法律程序的进行,并依赖拆迁方积极处理相关工作。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
拆迁时城管关于房屋拆除的权力范围,强调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城管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违法建筑和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中才能参与拆除工作。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政府强制征地的合理性,指出虽然国家可以强制征地,但必须遵循法律程序,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