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家的房屋已被确定为拆迁范围,然而他一直没有收到任何补偿安置方案。这并非因为上级部门没有下发通知,而是因为村委会没有公布相关信息。村委会告诉黄先生,补偿政策都是由他们传达的,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解释,让村民们放心签字。然而,黄先生并不相信口头解释的可靠性,他坚持要求村委会公开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供村民查看。然而,村委会拒绝了他的要求,并指责黄先生不配合工作,还威胁说“一天不签字就扣除一天拆迁奖励”。
村委会没有权力隐藏拆迁补偿方案,而被征收人有权知悉补偿标准。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根据第十一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
根据以上法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征收补偿方案应当公开发布并征求村民意见。因此,村委会故意不公告补偿方案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村委会不公开征收补偿方案的情况下,被征收人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信息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市级和县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重点公开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很明显,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属于应当主动公开的事项。如果村委会不公开征收补偿方案,我们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获取补偿方案,了解真实的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式和拆迁奖励政策。
在拿到补偿方案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房屋实际情况,与征收方和村委会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拆迁奖励政策也不能有任何遗漏。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揭露拆迁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公正对待。
如果村委会或征收方仍不妥协,不能提供公平合理的补偿,我们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权。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