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国家不允许农村建大棚了吗

国家不允许农村建大棚了吗

时间:2023-05-29 浏览:5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0548
导读:被国家查处打击的并不是这种“大棚”,而是存在违法占地用地问题的“大棚房”。一字之差,用处和合法性截然不同。这个“大棚房”,指的是以农业大棚为名,占用农村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通俗来说就是在耕地上盖房子。它已经改变了耕地的农业用途和土地的状态及性质。

国家禁止农村建设违法大棚房

一、大棚房与农业大棚的区别

近期有农民朋友询问国家为何禁止建设大棚,一些村庄的大棚甚至被拆除,听说是违法建筑。在解释之前,需要明确一点:被查处的“大棚房”与我们用于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大棚是完全不同的,国家并没有禁止建设大棚。

农村用于农耕种植和养殖的大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温室”,主要由塑料薄膜、玻璃或其他材料构建而成。它能透光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自然灾害。

大棚是一种科学种植和养殖方法,可以缩短周期、增加产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种农业生产设施。有时候,为了方便农民劳作,大棚会附建一个“看护管理房”,用于存储种子、肥料等物品,也方便农民休息。这个看护房的面积标准并没有全国统一的规定,通常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规进行规范。

二、国家整治违法大棚房

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严查清理违法大棚房,遏制农地非农化。

根据该方案,对以下三类问题的大棚房进行集中打击和清理整治:在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在耕地上违法建设非农设施,特别是别墅、休闲度假设施等;在农业大棚内违法占用耕地建设商品住宅;建设农业大棚看护房严重超标准,甚至违法改变性质和用途,进行住宅类经营性开发。

据报道,截至今年3月17日,全国共发现约16.8万个违法大棚房问题,涉及占用耕地约13万亩。这些宝贵的耕地被改建成私家庄园、乡村别墅等,令人痛心。地方政府正在逐步拆除这些违法建筑,并推进耕地的复耕工作。

三、违法大棚房拆除无补偿

这些被拆除的大棚房是违法建筑,与征地拆迁不同,不会获得补偿。然而,违建内的财物及拆除后的材料仍属于权利人的合法财产。

合法大棚不应被拆除,如果农民朋友的合法大棚和符合地方规定的看护房被要求拆除,需要搞清楚是被错误认定为违法大棚,还是遭遇了土地征收而非大棚整治。

如果是在整治过程中被误认为违法占地的大棚,农民朋友有权提出异议,通过复议等法律途径纠正查处机关的错误。对于已经被错误拆除的大棚,农民朋友可以在确认拆除行为违法后,申请国家赔偿以挽回损失。

如果农民朋友遇到的是征地活动,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朋友有权主张耕地上其他附属物的补偿。如果拆迁方拒绝补偿,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核实征地项目的合法性,并争取应得的补偿。

四、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国家正在努力推进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希望帮助农民更充分地实现土地权益。然而,无论是宅基地三权分立还是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都有一个底线,即不能违法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不能让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冲击和挤压。

土地是农村老百姓根本,许多重要权益都依赖于宝贵的土地。因此,无论政策如何变动,保护耕地红线和合法用地,拒绝他人以违法手段觊觎土地,是每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底线。

违法建设大棚房所得的利益是短暂的,无法持久。农民朋友们必须坚守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地,避免触碰法律的警戒线,不要让我们的长远利益成为某些人私欲的牺牲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制裁手段的分类

    法律制裁手段的四种分类,包括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的法律制裁,包括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文件及罢免国家机关领导成员。民事制裁是法院对民事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实施的惩罚,分为行

  •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包括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对公民身体造成伤害或死亡、违法行政处罚、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非法采取财产强制措施以及违法征收财物或造成财产损害等情况。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民在以上情况下可以申请行政赔偿。

  • 高考冒名顶替相关法律责任

    高考冒名顶替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属于考试作弊,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具体的法律责任包括取消考试成绩、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暂停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甚至面临刑事处罚,如拘役和罚金。因此,高考冒名顶替行为是违法的,考生应遵守考试规则,保持诚信

  •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销售高仿产品的违法行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销售高仿产品属于销售假冒产品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一系列违法行为和对应的处罚措施,并解释了如何认定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具体情况。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经销某些未符合标准的产品

  • 未满18岁进厂属于童工吗
  • 案情
  •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