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裁决申请可以由拆迁人、被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任何一方提出,但必须是与某拆迁事项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当事人委托他人申请裁决的,应出具授权委托书。无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代位申请裁决的,应出具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明。裁决申请应当在拆迁期限内提出。裁决申请书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住址
(2)申请裁决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的来源,证人的姓名、住址
行政强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拆迁管理部门提请公安部门强制拆迁。
司法强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之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或司法强制只能选一种。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约定的搬迁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
即由人民政府或其专门委托的单位统一进行拆除、补偿、安置等工作。它是国家提倡和鼓励采用的拆迁方式,《拆迁条例》规定有条件的城市和城市中实行综合开发的地区,应当实施统一拆迁。
它是指拆迁人自己对被拆迁人进行拆迁安置和补偿。主要拆迁业务人员必须在拆迁主管机关进行培训,取得拆迁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
它是指拆迁人将房屋拆迁的补偿和安置工作委托他人进行。被委托人应当是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
遇到房屋拆迁纠纷的时候,首先可以进行协商处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是提起诉讼。在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房屋拆迁的形式,由政府部门统一进行拆迁,自行拆迁,还有委托进行拆迁。一般政府部门组织拆迁都是有赔偿的。
公民和拆迁机关之间关于企业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发生纠纷的,那么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政府,请求人民政府进行调解,如果人民政府也无法调解的,可以直接的提出行政裁决。但是对于人民政府所作出的行政裁决仍然不满意的,还是有救济途径的,也就是提出行政诉讼。
拆迁赔偿房产是否具备抵押贷款的可能性。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拆迁赔偿房产如具备产权无异议,可登记抵押作为债务的担保。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安置房买卖纠纷的处理方式以及最新的抵押物规定资讯。
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应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文章明确了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法律特征,包括法律行为、法律平等性、合法必须性、法律效力及双务有偿性等。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协议条款将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和纠纷解决方式。购买者若合法拥有房产证,在拆迁时可获得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双方为同一集体组织成员等。纠纷可通过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