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请求当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协调解决,协调双方未达成合意的可以进一步由批准拆迁的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般而言,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拆迁许可、拆迁决定、拆迁补偿裁决等行政行为的,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为被告。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诉讼中,以人民政府为被告的一般是以下几种情形:
1、由人民政府下属的“拆迁办公室”充当拆迁人同时又作出许可决定和裁决;
2、由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局成立的临时性组织,如“拆迁指挥部”等充当拆迁人,同时作出许可决定和裁决;
3、由政府专门成立的土地储备中心充当差遣人由人民政府作出裁决。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纠纷时,出现以上三种情形的,人民政府为房屋拆迁行政诉讼的被告。
拆迁安置协议行政诉讼的流程如下所示:
(一)起诉状,这要包含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行政诉讼的事实和理由以及诉讼的请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二)到法院立案,并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
(三)将缴费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等通知。
(四)法院立案后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送达被告后,会通知开庭时间,或邮寄开庭传票;
(五)如果调解不成则开庭,开庭时还无法调解的,就会判决,最终发《行政判决书》。
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
1、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
2、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拆迁安置纠纷一般是针对于拆迁方与被拆迁方没有协商好所产生的,在发生纠纷之后就需要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好就可以由当地的拆迁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裁决,只要有合法的证据就可以获得保护,拆迁房子一定要做到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这样才不会产生纠纷。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违法建筑指未经批准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占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等建筑。处理方面,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土地并拆除建筑物等;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许可证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