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请求当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协调解决,协调双方未达成合意的可以进一步由批准拆迁的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般而言,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拆迁许可、拆迁决定、拆迁补偿裁决等行政行为的,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为被告。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诉讼中,以人民政府为被告的一般是以下几种情形:
1、由人民政府下属的“拆迁办公室”充当拆迁人同时又作出许可决定和裁决;
2、由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局成立的临时性组织,如“拆迁指挥部”等充当拆迁人,同时作出许可决定和裁决;
3、由政府专门成立的土地储备中心充当差遣人由人民政府作出裁决。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纠纷时,出现以上三种情形的,人民政府为房屋拆迁行政诉讼的被告。
拆迁安置协议行政诉讼的流程如下所示:
(一)起诉状,这要包含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行政诉讼的事实和理由以及诉讼的请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二)到法院立案,并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
(三)将缴费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等通知。
(四)法院立案后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送达被告后,会通知开庭时间,或邮寄开庭传票;
(五)如果调解不成则开庭,开庭时还无法调解的,就会判决,最终发《行政判决书》。
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
1、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
2、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拆迁安置纠纷一般是针对于拆迁方与被拆迁方没有协商好所产生的,在发生纠纷之后就需要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好就可以由当地的拆迁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裁决,只要有合法的证据就可以获得保护,拆迁房子一定要做到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这样才不会产生纠纷。
违章建筑拆迁时是否给予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因此被拆除时无法获得补偿。对于租赁的房屋,如果承租人与房东解除租赁协议并获得安置,则不再获得补偿。若未解除租赁协议,可获得搬迁补助费等补偿。如不满补偿,可申请行政复议。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租赁土地上自建厂房拆迁的补偿问题,包括停产停业损失、设备拆卸安装费、搬迁费、员工安置补偿费、其他无形损失等补偿项目。同时,也讨论了承租土地上自建房的补偿问题,包括合法自建房和违法自建房的补偿处理方式,以及剩余租赁年限的补偿问题。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