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当事人房屋未签补偿协议,遭误拆!征收方行为不当

当事人房屋未签补偿协议,遭误拆!征收方行为不当

时间:2024-01-3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2140
导读:误拆”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违法强制拆迁。所以在房屋被“误拆”之前,无法与拆迁方协商谈拢时,我们应当保持防止房屋被“误拆”的警惕性,及时对房屋进行取证,或者在房屋有被违法拆除的可能时及时寻求公安机关的保护。不能过于消极陷入僵局,给对方“误拆”或“强拆”的机会。

不签字,要警惕征收方“误拆”了

一夜之间,合法住宅成废墟

甘肃省某城区的吴先生在2018年12月22号的夜晚经历了一场离奇的拆迁事件。当他回家时,惊讶地发现他的合法住宅已经被拆成了废墟。吴先生无法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才出去一晚上,回来房子就没了。”

未达成补偿协议,房屋遭遇误拆

事实上,吴先生的房屋在6月份被列入拆迁范围,因此他与拆迁方一直在就拆迁补偿问题进行谈判。然而,由于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吴先生一直未签订安置拆迁补偿协议。为了在年前完成拆迁进度,拆迁方在吴先生一家人参加酒席的当晚偷偷拆除了房屋。直到第二天一家人回来时,才发现他们几十年的住所已经变成了废墟,无家可归。

揭开“误拆”的本质,是违法强制拆迁

广大被拆迁人都明白,所谓的“误拆”实际上是违法强制拆迁的一种手段。为了尽快完成拆迁工作,拆迁方常常借用“误拆”之名进行强拆行为。

故意“误拆”构成刑事责任

故意“误拆”可能涉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在这种案件中,房屋征收部门的主管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会超越职权、不履行或怠于履行监管职责,构成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罪。此外,故意“误拆”还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如何应对“误拆”风险

在房屋被“误拆”之前,应该保持警惕,及时对房屋进行取证,并在有被违法拆除的可能时寻求公安机关的保护。如果房屋已经被“误拆”,应及时提起法律程序,行使程序性权利。利用法律武器,搭建高平台进行协商谈判,可以获得更平等、法治的环境,限制征收方的违法行为。同时,受到“误拆”影响的人们应该报警取证,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强拆行为的违法性并寻求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样的房屋征收属于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 芜湖县房屋征收决定公告

    芜湖县和郎溪县为了防洪保安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决定的公告。征收范围、实施单位、征收部门和补偿方案等都有详细说明。被征收人需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否则将依法强制执行。

  • 农村和城郊房屋拆迁时,院落、围墙和地上附着物应怎么补偿

    农村和城郊房屋拆迁时,院落、围墙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问题。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院落和空地的补偿数额需由评估机构评估,补偿应公平公正,不低于市场价。涉及部门包括国土资源局、乡镇政府、拆迁办和村委会等,各自负责征地公告、补偿方案公告、签订拆

  • 房屋拆迁补偿规定及法律责任

    房屋拆迁补偿规定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征收补偿内容、个人住宅征收和住房保障、被征收房屋价值补偿、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选定、补偿方式选择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同时,文章还涉及了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补偿协议和法律

  • 一、单位和个人各拥有产权比例的公房拆迁了,补偿怎么分
  • 拆迁程序的非法性及被征收人的拒绝权
  • 厂房拆迁怎样补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