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中,有些房屋“被违建”是在双方无法就拆迁补偿达成协议时才出现的,而有些则是在拆迁开始时就埋下了“伏笔”。本文将重点介绍被拆迁人常常忽视的一类“拆违预警”——调查登记程序。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对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要求被征收人配合。调查结果应当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此外,根据《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市、县级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因此,调查登记是在房屋征收决定作出和公告前,确定征收范围后进行的,目的是确认征收范围内房屋的合法情况等信息,调查登记的结果将影响到具体的补偿方案的制定。
被拆迁人在调查登记程序中应该注意的是,征收部门将对房屋的合法性和权属问题进行确认。为了避免房屋“被违建”的情况出现,被拆迁人必须积极配合、参与调查登记工作,并关注调查结果的公布情况。如果发现调查认定结果有问题,被拆迁人应该及时提出异议,主张自己的权利。
在实践中,调查登记通常以两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进行。一种是从登记机关调取被征收房屋的相关材料作为登记材料的证明;另一种是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听取相关人的意见。
调查人员在现场调查时,应当对房屋及其他地上附着物进行分类拍照、录像、编号,并建立一户一档的档案。同时,他们还需要制作填写调查登记表,并由征收部门、被拆迁人及其他参与调查登记的单位进行确认签字。
这份调查登记结果将成为后续评估和确认补偿的重要依据。被拆迁人应该高度重视,配合并监督调查人员准确记录调查结果。如果调查登记表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份登记结果也将成为被拆迁人维权的重要证据。
如果调查登记程序存在违法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房屋“被违建”的风险。因此,被拆迁人不能忽视调查登记程序的重要性。
如果在调查过程中或记录调查登记结果时,被拆迁人发现数据有错误或遗漏,可以拒绝在调查表上签字,并要求调查人员纠正。
如果调查登记结束后,征收部门没有依法公布调查结果,被拆迁人可以主动向房屋征收部门索要调查登记结果。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不履行相关法定职责,被拆迁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最终公布的调查登记结果有误,被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规定,针对相关调查登记具体行政行为或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
最后,被拆迁人应该意识到,拆迁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能存在拆违的预警。对于拆迁方启动的每一项程序和提供的每一份文书材料,被拆迁人都应仔细审查确认,以确定是否会对自己的权利产生不利影响。不要将拆迁工作置身事外,认为只需等待最后的谈判协商。
如果发现征收部门没有依法进行调查登记工作,或在相关程序中存在违法行为,被拆迁人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等到房屋被违建、被强拆时才意识到危险早已存在。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房屋被偷拆时拆迁户应起诉的对象以及误拆、偷拆和帮拆的违法性问题。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承担相应责任,原告只要提供征地公告或征收决定公告,即可证明“偷拆”的法律后果应由地方政府承担。征收方在拆除房屋前应依法进行确认程序,被征收人需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误拆和偷拆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行政诉讼、民事和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不同地区的律师收费差异大,需咨询专业律师事务所。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包括拆迁前置性程序违法、拆迁程序违法、政府部门违法行政处罚程序、报警公安机关不作为以及强制拆迁手段违法等。提起民事诉讼的条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