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房拆迁中,如果按照房屋面积进行拆迁,拆迁利益归属于产权人,并由产权人对同住人进行补偿。对于公有住房的拆迁,拆迁利益应由房屋的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即同住人共同享有。
首先,在拆迁时,房屋内必须有户口(除非有特殊情况)。没有户口的人直接被排除在同住人的资格之外。
其次,在有户口的情况下,同住人必须在房屋内居住满一年以上(截至房屋征收决定作出之日)。如果没有在房屋内居住过,即被称为“空挂户口”,则不能被认定为同住人。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还必须符合“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情形”才能被认定为同住人。
有户口的三种例外情况分别是: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因结婚居住,即使居住未满一年,也被视为同住人;
2)在本市无常住户口,但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因结婚居住满五年,也被视为同住人;
3)在房屋拆迁时,因服兵役、上大学、服刑等原因,户籍被迁出被拆公有住房,且在本市他处没有福利性房屋,也被视为同住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符合上述所有条件,但房屋拆迁时当事人还未成年(未满十八周岁),则不能被认定为具有同住人资格。
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和房屋拆迁安置费两部分。
(1) 房屋拆迁货币补偿计算标准:
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 - 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 房屋拆迁补偿差价计算标准:
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 - 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包括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和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
综上所述,按人口分配的安置房产权归属于产权人,产权人可以对同户口的人员进行补偿。在办理户口迁移时,需要在协商中明确各安置人员的利益和权益,以保障其不受损失。
夫妻共同财产中关于拆迁房屋的界定问题。被拆迁的房屋如果是夫妻共同所有,还迁房属于共同财产;仅属于一方所有的,则不属于。同时,根据婚姻法,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大多归共同所有。购买拆迁安置房时,应注意办理公证手续、调查拆迁前的产权性质和手续,
拆迁安置房能否过户给未成年人的问题。未成年人可以拥有房产权利,但需要合法监护人的代理和相关的证明文件。而拆迁安置房的产权问题较为复杂,需要获得产权证书后才能进行过户。由于拆迁安置房可能存在转让限制和风险,过户前需办理相关手续并遵守法律规定。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拆迁安置房办理房产证所需的证件和资料以及具体的办理流程。包括卖方整栋楼的房屋所有权证、商品房购销合同等在内的一系列资料都是办理房产证的必要证件。流程则包括办理过户手续、缴纳手续费和进行产权登记等步骤。如果双方无法亲自办理手续,还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