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拆迁分房时是否有上门女婿的份

拆迁分房时是否有上门女婿的份

时间:2024-08-18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3111
导读:上门女婿是否有拆迁补偿,需要根据其是否具有村集体城组织成员资格来判定。如果具有村集体城组织成员资格的就应该有拆迁补偿。

上门女婿没拆迁补偿?法院判决90天内安置200平房屋并支付过渡费

经常有新闻报道外嫁女分不到补偿款的拆迁纠纷。今天咱们要给大家讲的是,上门女婿也有被拆迁补偿拒之门外的时候。张先生作为上门女婿,和妻子刘女士婚后一直生活在刘女士所在村组,但在拆迁时却被征收方判定为“外地人”,不具有补偿安置资格。受此影响,生活在本地的老婆孩子都没了补偿安置资格。原本按补偿方案能有的200平安置房和安置补助费,说没就没了。你们说张先生冤不冤?

上门女婿入赘4年后喜遇拆迁,能分200平联排房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刘女士与张先生相识恋爱后,于2004年6月登记结婚。刘女士家在沿海某地农村,有房也有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旅游产业相当发达。为了更好发展,张先生的户籍也在2006年6月正式迁入刘女士家,并入赘刘家。2006年10月和2009年5月,张先生夫妇的两个孩子分别出生,刘女士一家四口在当地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伴随着旅游开发的力度加大,刘女士家所在的地区,征地活动变得频繁。2010年4月,刘女士家房屋的宅基地及房屋被正式纳入征收范围内。2012年7月,当地正式发布了《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又于2013年制定了《安置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细则》规定,对被拆迁人以“户”为单位进行安置,安置对象为征地拆迁范围内拥有合法房产并属于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被拆迁人及其家庭成员。

征地拆迁安置的房屋也相当上档次,是连排住宅风情小镇。连排住宅风情小镇分150平、200平、250平、300平四种户型,安置标准为每人50平。

刘女士家四口人,按这个标准安置,可领到一栋200平的联排房屋。

上门女婿、外嫁女没补偿资格?征收方拒签协议,安置房没了?

不过,后来事态的发展出乎了刘女士和张先生的意料。

2018年1月,征收方组织对刘女士等四人被征宅基地进行测量,确认了有170余平宅基地。但随后征收方却并没有和刘女士一家四口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反而是和其他村民陆续签订了补偿协议。这让刘女士和张先生“摸不着头脑”,也非常着急。

他们去咨询征收方,得到的答复是:张先生及两个孩子在龙海六组没有承包地,其三人不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刘女士是外嫁女,也需认定是否有补偿资格。而当地村委及村民小组未提供刘女士等四人是否享有全额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分配及是否具有安置资格、安置对象,因此没有选择与刘女士一家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这个理由让刘女士夫妇觉得“有些荒唐”。刘女士提出,早在2017年3月,当地村委会就已出具《证明》,证明刘女士等四人属于该村村民。而且四人户籍也都在当地,这怎么还能说自己和家人没有补偿安置资格呢?

刘女士又向上反映情况,但得到的是“需要研究”。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着邻居和村民相继去选房分房。刘女士担心房子被选完了,更担心房子拆了也没有补偿,坐不住了,联系了北京的拆迁律师,求助如何解决这个补偿困局。

律师:刘女士未外嫁,且和张先生长期在本地生活,均应合理补偿

通过对刘女士介绍的情况及提供的系列资料分析了解,律师判断:刘女士虽然结婚,但仍在原籍居住,也未迁走户口,长期在本地生产生活,不同于一般“外嫁女”情况,其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可以确认,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张先生作为上门女婿,以婚姻的方式迁入当地,取得户籍,且在当地长期生活,亦应合理补偿。

另根据刘女士的介绍,刘女士、张先生还在当地享有村民失地补贴,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享有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也能证明两人属于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至于两人孩子,也取得了当地户籍,在拆迁时理应合理补偿。

因此,刘女士一家四口应和其他村民获得同等的补偿安置待遇。

征收方不予补偿安置的行为,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补偿安置权益。律师建议刘女士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刘女士随即采纳了律师的建议,并于2018年6月正式委托律师对当地征收方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判决:刘女士一家四口具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应安置200平房屋

在庭审中,征收方依然坚持主张刘女士等四人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于法无据,一口咬定不与刘女士等人签订补偿协议合法合理。

但在拆迁律师提供的详实证据面前,及运用法条有力的辩驳下,征收方很快败下阵来。刘女士主张,应对其合法的宅基地房屋按照补偿方案合理补偿,并支付因未签订补偿协议而未支付的相应的搬迁过渡费等费用。

法院认为,刘女士户属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婚姻关系,不属“外嫁”的情形,并不需要按征收方的规定先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同时,刘女士在当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其配偶张先生落户当地后,不管是否重新签订承包合同或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该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人应扩大到整个家庭成员。故征收方以没有合同或承包经营权证为由否认张先生及两个孩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对法律理解错误。

法院最终采纳了刘女士的主张,并作出了判决:

一、某区人民政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九十日内在某市某区给刘女士、张先生及其子女张某2、张某3安置面积为200平连排住宅;

二、某区人民政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刘女士、张先生、张某2、张某3支付临时过渡补助费7200元、搬迁费3000元、奖励费10000元,共计20200元。

三、案件受理费50元,由某市某区人民政府负担。

律师贴士:从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否拥有村集体城组织成员资格,是农村被征收人能否取得补偿安置的关键。外嫁女、上门女婿能否获得和本村村民同等的征地拆迁补偿待遇,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大家无法解决时,建议一定要及时咨询律师,避免误入征收陷阱,错失合理补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的补偿安置方式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 划拨土地拆迁的赔偿方式

    划拨土地拆迁的赔偿方式,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对于划拨土地上的房屋,拥有房产证的拆迁赔偿将参照相关条例进行,具体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区位、用途等因素评估确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而划拨土

  •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

  • 面对“征收补偿决定”,应当如何救济

    面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时,被拆迁人应当如何救济。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以及在收到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如何搬迁和补偿的相关细节。同时,也阐述了居民房拆迁赔偿标准和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细节。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的规定
  • 咨询:关于宅基地拆迁赔偿问题的咨询
  • 新农村建设拆迁:房屋赔偿的因素和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