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标准究竟如何确定?
时间:2024-10-29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对于易地搬迁的国家补助标准,集中安置统一建房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万元。但是具体的还是要看当地的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国家补助标准及其执行程序
国家补助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土地征收,国家依法进行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进行公告并组织实施。对于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根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不同方式,其人均补助标准也有所不同。对于集中安置的贫困户,每人补助2.5万元;对于分散安置的贫困户,每人补助2万元。然而,具体的补助标准仍需参考当地政府的公告。
执行程序
对于征收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如果拟申请征收土地,应当进行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应当至少公告三十日,公告内容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同时,应当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如果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对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有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费用测算,并确保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补偿、安置等协议。对于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情况,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在完成相关前期工作后,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
我国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
易地搬迁补偿标准与分散安置贫困的法律指导
-
易地扶贫搬迁标准究竟如何确定?